集友銀行有限公司由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所倡辦,1943年在福建省永安成立;1945年抗戰勝利後移設廈門;於1947年7月15日在香港正式開業,成為本港第39間領有執照的銀行。2017年3月27日,集友銀行股權成功交割,正式成為廈門國際銀行一員。廈門國際銀行在英國《銀行家》雜誌(The Banker)公布的「2023全球銀行1000強」中,按總資產排名第154位,按一級資本排名第161位,連續多年入圍全球銀行200強。
集友銀行創辦至今超過80年,在香港設有24間分行,在福建省福州市及廈門市、廣東省深圳市共設有7間分支機構,秉承「親切、靈活、貼身、專業」的服務宗旨,致力為香港、內地,以及海外華人華僑客戶提供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務。自2017年股權成功交割後,集友銀行在新的管理思維、新的營銷文化下,客戶存款及放款均穩步增長。截至2023年底,總資產已突破港幣1,846億元。
集友銀行銳意創新發展,提升綜合競爭優勢,並抓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,積極推進多牌照經營體系構建。在集團的大力支持下,集友國際資本有限公司、集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兩家附屬公司於2018年5月分別獲香港證監會頒發牌照,標誌著集友銀行透過與附屬公司聯動,正式開啟投資銀行及資產管理業務的新篇章。為全力響應國家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政策,本行於同年12月開設深圳分行,將內地網點進一步延伸至粵港澳大灣區主要經濟發展區域,積極發揮港深雙城市的雙平台、雙優勢,推出一系列跨境拳頭產品,致力為灣區企業及居民提供靈活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務。
近年,集友銀行加強創科發展,於2020年在深圳成立集友科技創新(深圳)有限公司,積極為科技人才就業賦能;並於2021年4月在深圳成功推進集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(深圳)有限公司獲批並完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管理人備案,成為近三年以來中國首家獲得備案的銀行系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(QFLP)。
在業務發展同時,集友銀行毋忘倡辦人陳嘉庚先生興邦助學的初心,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。陳嘉庚先生一生愛國愛鄉,於1913年創辦了集美學校,其後倡辦銀行作為資助教育的長期穩定經費來源。多年來,持續透過集美學校委員會派發股息和紅利超過港幣28億元,有力支持城市建設和教育發展。2023年集友銀行迎來創行80周年,特舉辦多場公益慈善捐贈儀式,全力支持多元化的社會公益事業。
為更好地履行公益慈善使命及踐行社會責任,集友銀行於2018年及2020年先後在香港發起成立「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有限公司」(一間獲香港政府認可的註冊慈善機構)和「陳嘉庚基金聯誼會有限公司」,旨在組織及支持中國內地、香港,以及世界各地的公益項目,成立至今已舉辦及推進多項公益活動,多元化支持教育發展和扶弱濟貧,回饋社會,積極傳承和弘揚「嘉庚精神」。
|